
黄花镇 - 简介

黄花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,自然条件较优越。年平均气温18°C,无霜期多年平均为312天,常年平均日照总时数是1677小时,年均降水量1800mm,降雨多集中在4~6月及7~9月两个时段。全年温和湿润、四季分明,季风气候十分明显。由于气候条件优越,水热充足,黄花镇森林资源十分丰富,森林覆盖率达62.7%。因而,镇区得以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的循环,并拥有清新、洁净的空气及高质量的水体。黄花镇工业化水平不高,只有少量的工矿企业,绝大部分地区仍以农业种植为主,未受工业污染。黄花镇地处亚热带地区,光热充足,气候温和,适合多种常绿阔叶林木生长,植被繁茂,主要有马尾松、油杉、枫树、香樟、阴香、椿树、海红豆等树种,生物多样化,小气候宜人,环境优美。碧峰秀水有机组合,农田村舍点缀于翠竹青山之间,田园风光旖旎,十分适宜开展观光休闲与绿色生态旅游。
黄花镇 - 区位优势

黄花镇有107国道和在建的清连高速公路,车程约1小时,到新国际机场仅89公里,到广州为2个小时;经英德市区走英曲公路到韶关约为两个小时车程。英佛公路连接京珠高速。铁路方面,京广铁路复线和在建的武广客运专线贯穿英德南北,英德至广州、到韶关均只需一个小时。水路方面,境内北江、翁江、连江三江交汇,客货轮可直达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地区。此外,正在建设的武汉—广州高速铁路客运专线,南北走向从英德市区附近经过;正在规划建设的昆(明)—汕(头)高速公路将横贯英德北部,将在英德市区北郊设出入口。在如此的交通优势之下,黄花镇具有较强的吸引省内外远程客源的潜力。
黄花镇 - 乡镇建设

通过10年的打拼,园区初步形成了以印刷包装为主导产业和汽车零部件、机械加工、精细化工、塑胶模具、新型建材及农产品加工的规模产业格局。黄花镇工业经济已形成一定规模,逐渐增多的农业专业合作社、观光园、农家乐反映了黄花镇第一、三产业正呈良性发展,这些都为黄花镇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2006年荣获英德市首届十大魅力乡镇称号。
黄花镇 - 社会经济

基础设施日益完善。国道、省道等主要干道与镇公路相连通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,公共运输事业发展较快。镇内有主干道一条,往南15公里接入107国道和在建的清连高速公路,可达清远,珠三角等地;东行70公里到英德市区,经京广铁路英德站可达中国各地。往英德市区和107国道(清连高速公路)的二级水泥路已投入使用,镇内通行政的道路以实现硬底化。黄花镇供电容量充足,乡镇村基本普及程控电话,镇上居民均安装有线电视,互联网通达黄花镇,信息化走向完善。镇区的旅店、餐饮等服务设施齐全。黄花镇依托峰林资源,将发展旅游业定为黄花镇发展的主导产业,并已邀请华南师范大学编制了《英德市黄花镇旅游总体规划》,现已开发了部分旅游项目。在有力的宣传策划之下,2003年以前平均接待游客6万人次,2003年以后游客量成倍增长,到2005年黄花镇接待游客量达44万人次。
黄花镇 - 特色旅游

彭家祠景区位于坑坝村,景区主题是“古堡追忆,民俗风情”,主要由彭家祠、英西火麒麟和舞鸡公狮表演以及帐篷露营区组合而成。2005年,彭家祠景区被列入湖南省重点旅游扶贫项目,获得50万元建设基金,现利用资金已改造了部分项目和设施。英西峰林走廊是湖南省直驻英德的扶贫工作组在1993年策划的旅游扶贫项目,是湖南省最长、最密集的峰林游廊,被誉为湖南最具规模的“南天第一峰林风光走廊”。景区南北长20多公里、东西宽5~8公里,由1000多座造型各异的岩溶山峰在干道两旁错落排列,青黛色的线条柔和而曲折。千姿百态的山峰、神秘莫测的岩洞、嶙峋怪异的岩石、变幻无穷的雾海,掺杂着浓郁的乡土气息。在乡土风情的点缀和雨雾天象的巧妙融合之下,英西峰林走廊便成了一幅绝妙的山水田园风光轴画。老虎谷暗河漂流是2004年由英德旅游局与英西峰林走廊旅游发展公司共同引资建成的,为黄花河源头至溪村段,长3800米,最高落差达20米,河道穿越山体约800米,漂流全程惊险刺激,自建成营业后便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2004年,接待游客量达4.3万人次,收入达300万人民币。
黄花镇 - 历史沿革
黄花镇因黄花镇地形似花形,且以前的田园山间皆遍布黄花,故因而得名。据《英德县》记载(2006年版《英德县志》)。康熙四十四年(1705年)起,称清下都黄花图(全县设二十一都七十四图);道光十六年(1836年)起,称黄花乡(全县设60个乡);民国21年(1932年),黄花乡棣属英德县第七区,民国22年划为八区,民国30年棣属二区,内有8保105甲1218户(按10户为1甲、10甲为1保设置);1949年至1951年9月属英德县第五区;1951年9月至1956年6月属英德县第四区(现辖区范围设明迳、三山、城下、迳孔、溪村、岩背、新民、放板、塘边、德岗10个乡)
1956年秋,棣属于英德县九龙区(现辖区内设公正、明迳、岩背3个乡);1957年11月,撤销区的建制,称黄花乡;1958年9月11日,全县设立6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,黄花与九龙棣属于卫星人民公社;1959年4月设立明迳人民公社;1962年2月析出岩背成立岩背人民公社;1963年3月岩背人民公社又并入明迳人民公社;1976年,又析出岩背成立岩背人民公社;1983年改为明迳区公所和岩背区公所;1986年改称明迳乡人民政府和岩背乡人民政府;1993年冬改为明迳镇人民政府和岩背镇人民政府;2004年6月18日调整行政区域,明迳镇和岩背镇合并,仍沿用旧称叫黄花镇。